为提升师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同学更好胜任教师岗位,5月29日上午观澜大讲坛第六讲“从《山羊兹拉特》的教学设计,看语文教师应有的素养”在教学楼B102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舟山教育局副局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舟勇老师主讲,小学教育(师范)系主任孔云老师主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宁莅临现场,师范学院100余名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师范生参加。
王舟勇老师开门见山,提出教师要抓住文本的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并强调核心问题设计的重要性。王老师以一篇有关《山羊兹拉特》的教学设计为例,从“主干问题设计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和“基本功底”三个方面对“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语文素养”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于主干问题设计能力,王老师指出好的主干问题会给学生带来思考,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主干问题设计能力是语文教师写作能力中谋篇布局能力的集中体现。以《狼》一课为例,王老师提到子问题的设立是为了支撑主干问题,老师应该在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体会文章的核心内容。随后,王老师让同学们就《鸿门宴》一文对主干问题和子问题的设计进行了现场的实操并展开讨论。另外,王老师指出课堂应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具备活动设计能力(包括思维之动、体验之动、操作之动、联知之动、临变之动)。他向大家详细阐释了这些能力的内涵,提出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管理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教学走深走实。就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底而言,王老师希望同学能夯实语法和修辞学功底,并推荐了书籍《中国现代语法》《古代汉语》。
最后,王老师借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总结作为语文老师要吃透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和行文规律,学生懂的不教,学生不懂的教,简单的深教,繁难的浅教。同时王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拥有较多的文化常识,会写作文,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指导学生也成就自己。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请教了诸多写作教学、阅读教学以及教学设计的问题。王老师回答道,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思辨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他人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进而强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次观澜大讲坛为师范学子们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也进一步拓宽和丰富了他们的教学视野,具有强烈的师范专业特色。通过本次大讲坛,师范学子对教师专业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立志在今后学习中会更加注意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