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将海洋文化历史与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相结合,探寻教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新路径,2025年4月10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思政课程组织开展了以“忆海洋文化历史、悟教育论述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学之路”为主题的校内外研学活动,先后参观学习了浙东礼学馆、学校校史馆和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本课程主讲人杨宁、历史系李伟强、学工办王阁等三位教师带队了本次研学,Y24教育班级共计103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溯源浙东礼学 感悟文化传承
研学之路首篇,大家走进了坐落于舟山市定海区双桥街道浬溪村的浙东礼学馆,深入开展“溯源浙东礼学,感悟文化传承”的学习。该礼学馆依托晚清礼学大师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的学术成果建设而成,旨在推进“两黄”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全面展示这一礼学世家的思想脉络与文化传承。可以说,这座展馆不仅承载着晚清礼学大师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的学术思想,还成为了传承和发展浙东礼学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黄氏礼学成就”展区,李伟强老师介绍了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礼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他们的学术著作、研究手稿等,见证了对礼学的深度钻研和传承。同学们参观礼学馆,对浙东礼学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父子俩倡导的“实事求是、莫作调人”的学术文化精神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秉持的原则。参观中,同学们对父子二人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深刻的思想见解赞叹不已。


探秘校史馆 传承海大精神
离开礼学馆后,研学队伍来到了位于新城校区的浙江海洋大学校史馆,开启了“探秘校史馆、传承海大精神”的第二篇章。在杨宁老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浙江海洋大学的建校历程与发展轨迹。展馆内珍贵的老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各类实物展品,生动地再现了我们学校自建校以来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一段段文字诉说着峥嵘岁月,一帧帧照片承载着薪火相传的精神记忆。
同学们在展馆中驻足凝望,成就展示区感受尤为深刻。“科研领航、教学相长”的理念在一项项科研成果模型、奖项证书和重点课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我们学校在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与加工、船舶与工程等特色学科上的突破与实力。“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不仅镌刻在展厅的一砖一瓦间,更深植于每一位师生心中。参观校史馆,不仅是一次历史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同学们在传承与铭记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走进工程中心 共绘深海蓝图
研学活动的最后篇章,同学们在杨宁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观了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开启共绘深海蓝图的学习之旅。在学习中,同学们深入探访海洋科技前沿,了解工程中心围绕设施渔业、智慧养殖、绿色生态等方向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一件件科研模型、一项项技术成果,生动展现了深海探索的广阔前景,让同学们对“科技兴海、人才强海”的战略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在海洋新质生产力展示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我校在融合科技与文化、服务地方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从打造“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精品项目到构建“海上诗路启航地”文旅新格局,我们学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海洋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注入海洋特色。研学行于新质生产力领域,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投身海洋强国建设、勇担海洋教育的热情与责任感。


此次研学活动将海洋文化历史与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学习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效果显著,是一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学习,同学们不仅对我们学校海洋文化教育历史、浙东礼学馆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有了新的理解。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在行动上明确了方向。未来,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将以此研学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不断探索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