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展现师范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11月11日下午,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在定海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2023年“新生杯”辩论赛决赛。本次活动由项子奕、董远涵分别担任主席,校翰林辩论队20级副队长、海工明善辩论队20级队长邓旺,食药格物辩论队21级副队长胡晓锋,师院争鸣辩论队21级队长莫忆楠担任评委。
经过前三轮比赛的激烈角逐,B23小教3一队、B23中文4二队、B23中文2二队、B23中文3二队四支队伍晋级决赛,争夺本次“新生杯”辩论赛的最终冠军。
决赛设有两场。两组辩手分别就“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两个辩题展开辩论。



第一场,正方辩手援引孟德尔与爱因斯坦多年艰难探索科学真理的事例,提出 “‘知’所花费的时间是‘行’的数倍”,以此说明“‘知’耗费的心力较‘行'更多”;反方辩手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行’所代表的实践需求比‘知’所代表的认知需求高”,认为获得与理解知识比行动更简单,同时求“知”的过程也属于“行”的一部分。第二场,正方辩手开宗明义,提出“做加法是增加人生的可能性”,认为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做加法有利于提高各种能力,全面提升个人价值,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反方辩手则提出“做减法更有利于年轻人身心发展”,认为二十一世纪年轻人做减法能够减少物质负担和内卷压力,削弱外界对自身的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自我。
两组辩手在开场立论、对方质询、自由辩论等环节中,以缜密的逻辑与清晰的思路,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展现了强大的逻辑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尤其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你来我往,在一起一落中展开激烈辩论。他们对自己的逻辑大胆推演,抓住对手的漏洞进行驳论,也不乏以进为退,达成共识。辩手的精彩辩论赢得全场掌声,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在四辩结辩后,台下观众就辩题积极提问,将整场辩论赛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赛后,评委们也对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表示肯定,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评比,B23中文3二队、B23中文2二队、B23中文4二队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季军。B23小教3班一队一辩陈小佳、B23中文3班二队二辩诸葛辉分别获得一轮、二轮的“最佳辩手”称号。

一人之辩重过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本次“新生杯”辩论赛的成功举办,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辩论经验,又深化了同学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感悟,给大家提供了一次锻炼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机会。丹桂虽已纷飞落下,同学们的收获却会留作陈酿,堆叠起成长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