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今年2月,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各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送你一朵小红花
“开张啦,开张啦”,3月5日上午8点,活动还没有开始,海山公园早已人头攒动,摊主们蓄势待发。市集满满环绕海山公园门口广场一周,旧书回收、儿童爱心义卖、海山公园掸尘、长卷绘画……各类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好不热闹。在掸尘活动中,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带着小朋友沿途清理垃圾、清洗护栏,共创整洁美丽环境;在长卷绘画区,大学生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用画笔绘制超长画卷,将学雷锋等公益行为画在纸上、记在心里。
虽然是去年刚入学的新生,师范学院22级的王可欣同学已经参加过很多次志愿活动,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各种志愿活动中。谈到这次雷锋日市集活动,王可欣同学说:“当我教小朋友们剪纸时,能看到他们眼中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家长们的肯定与赞许,这都让我充满了干劲。虽然站久了腿有些酸,但是看到小朋友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听到一声声甜甜的‘谢谢姐姐’时,感觉再累也值得。”经历过多次志愿活动,她在心中暗暗定下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能像雷锋说的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阿姨,请支持我们一下!”“叔叔,这几本书都很好看,您多挑几本,咱们买书的钱都会捐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在儿童爱心义卖摊位前,精美图书、益智玩具、玩偶、多肉小盆栽等琳琅满目的义卖物品和小朋友们热情卖力的吆喝吸引着过往的路人。小朋友们化身“小摊主”,在家长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的陪伴以及帮助下,努力与顾客交流、介绍商品,招揽生意的样子有模有样。

入户走访送温暖
“阿婆,您在家吗?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来看看您。”3月3日-5日期间,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22级学生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城东街道部分空巢老人和困境老人家中,为老人送上牛奶、食用油等物品,同她们唠家常、谈心聊天,询问其最近身体情况,为老人打扫房间卫生、整理床铺家务,叮嘱其注意天气变化和饮食卫生,遇到困难问题可以及时与社区联系。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老人们很是高兴,拉着志愿者的手连连道谢。
一次次的敲门、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深入居民家中的探访,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收获了在校园里感受不到的幸福。师范学院22级学生志愿者陈佳佳、徐璐怡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舟山当地老人们带去温暖和陪伴。虽然听不懂舟山当地方言,但当她们看到老人们慈祥的笑容,不由想起自己家中长辈,想起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得感受颇多。她们表示:“小时候,老人对自己的关爱时常能带给我们温馨和暖意。在长大以后,我们一直想要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
最美是孝心,这份美在志愿者和老人之间的互动中得以熏染,又在彼此的关爱中升华,绽放出最绚丽、最真实的光芒和幸福。悠悠爱老心,浓浓敬老情。相信通过本次入户探访活动,同学们都能感受雷锋尊老敬老情怀,学习他时刻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的精神。

创意满满“画”雷锋
3月2日至5日手抄报活动中,大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践行雷锋精神的决心融入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和绘画作品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现场手绘学雷锋主题手抄报,用一字一句、一诗一画表达了他们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崇慕与追求,生动传神地向孩子们展示了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们也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将自己心目中的雷锋形象用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活动最后,由主办方将大家的作品放在展栏一一展示。

来自师范学院22级的池依乐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面对自己耳熟能详的雷锋事迹,她积极性很高,主动给现场的小朋友们们讲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池依乐同学说:“我们谈到雷锋精神时总滔滔不绝,却常常忽略了对此一知半解的孩子们,在今天活动现场,我们想通过手抄报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孩子们也能更好地了解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
“学雷锋,树新风”,雷锋同志以短暂的生命书写了壮丽的人生,他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传颂。在这次活动中,青年志愿者结合小朋友们的年龄特点,以直观明了的方式让他们对雷锋志愿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雷锋精神可观可感、可近可学。孩子们也立志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点滴做起,让雷锋精神落地开花,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