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8日上午,舟山市沈家门中学报告厅,随着浙江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叶舟、副校长徐士元,舟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王舟勇和沈家门中学校长詹为民等4位领导共同掀开红绸布,“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舟山市沈家门中学”两块牌匾露出了金灿灿的面容,宣告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成立了,舟山市沈家门中学新题校名正式揭牌了,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浙江海洋大学在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建设过程中,始终将师范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将师范类人才培养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目前,学校传承光大了舟山师范专科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建有师范学院,设有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小学教育等6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点,拥有“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建设教师培养基地”“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等高层次卓越教师培养平台,长期以来为舟山基础教育师资培育培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普陀沈家门平阳浦是一块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宝地,上世纪50年代末这里曾经孕育了浙江海洋大学,现在沈家门中学又在原校舍办学发展欣欣向荣。两所学校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两校共同结缘成立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签署合作建设发展协议书,是舟山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创新。根据双方意愿及未来发展需要,沈家门中学挂牌成为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将创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校名核心字体采用乔石同志题词,“舟山市沈家门中学”由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题写,两个新校牌为附属中学发展增添了持续不断的动力。

仪式上,叶舟副书记在致辞时指出,两校先后在同一片土地上办学,正是这种缘分让两校走到了一起。他表示,浙海大将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师资培训、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支持附属中学的发展建设。要紧扣舟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两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共同努力将附属中学建设好、发展好。

王舟勇副局长在致辞时指出,合作建设发展协议的签订和附属中学的揭牌是两校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一次有效尝试,在浙海大的支持与帮助下,沈家门中学具有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动能,拥有了更为有力的支撑力量,希望本次合作共建成为深化舟山各县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为全市教育发展起到辐射和重要助推作用。


徐士元副校长和詹为民校长分别代表浙江海洋大学、沈家门中学签署了《浙江海洋大学、舟山市沈家门中学合作建设发展协议书》,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依据。浙江海洋大学办公室吴高峰主任介绍了原浙江水产学院在平阳浦40年办学发展的历史情况,泛起了一代代海大人的美好回忆与深厚情感。

浙江海洋大学与沈家门中学先后在同一片土地上办学,共同呼吸过平阳浦的海风,共同感受过半月池的宁静,正是这种缘分让两校走到了一起。合作建设发展协议的签订和附属中学的揭牌,是两校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协同育人的一次有效尝试。参加揭牌仪式的双方代表表示,将以“站高谋远、高点起步,契合特点、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紧扣舟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两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共同努力将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建设好、发展好。
为充分发挥师范学院对外教育辐射的作用,根据仪式上签署的合作建设发展协议,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全面参与实施双方的合作建设发展事项,将在舟山教育学院建立的教授博士工作站延伸至附属中学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双方将协力同心启新程,同舟共济向未来,始终聚焦舟山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谋定双方共同建好浙江海洋大学附属中学的新目标。
仪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附属中学美丽整洁的校园,察看了原浙江水产学院办学时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半月池等遗存,共同呼吸平阳浦的海风,共同感受半月池的宁静。


揭牌仪式由舟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沃维林处长主持,舟山市教育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舟山市沈家门中学党政班子成员,浙江海洋大学办公室、校友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系室代表,沈家门中学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