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浙江海洋大学时政社第五十六期时政会客厅“疫情防控之中国坚守”通过钉钉线上会议顺利举行。浙江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克非,师范学院学工办主任傅林静应邀出席,20余名学生参加讨论,本次活动由B20历史魏宏锴同学主持。

来自B20历史的陈杨泽轩同学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谈论中外在此次抗疫成果上的鲜明对比。他认为无论是政府的执行力还是民众的配合度,我国较于欧美国家都更胜一筹,这是我们此次抗疫卓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对于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对“动态清零”政策的质疑声音,B21历史1的薛银茹认为尽可能地追踪病毒和管控感染者,这是中国的新冠感染率比其他国家低的重要原因所在。我们要相信日益先进的医疗手段,保持对国家政策的自信,积极主动的配合防疫政策的落实。来自A21海油的郭铠毅同学则站在我国国情的角度分析,表示“与病毒共存”的观点是不切合实际的。他认为中国政府对“动态清零”政策的坚守,对于转变国内外抗疫形势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疫情期间的网上舆情,B20历史卢秦兴同学认为疫情当下,作为青年大学生要理性看待与分析网络信息,切不可传播甚至制造谣言。来自B19小教1杨宵也呼吁大家做科学的传播者,不信谣、不传谣。


讨论会接近尾声,师范学院学工办主任傅林静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谈论到本轮全国疫情的多点爆发,对基层管理人员来说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与责任。虽然现实暴露出了基层管理中的一些短板,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到管理人员在其中做出的艰辛努力,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防控工作,以便更好地将“动态清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傅老师也针对疫情时代给人们带来的许多观念上的变化,提出了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适应特殊时期的社会环境变化。

周克非书记对本次发言同学们积极向上的观点予以肯定。针对此次讨论主题,周书记谈论了三点看法。首先,在看待社会问题时首先要把握主流与大势。迄今为止,我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在看待问题时应当实事求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而我国实行“动态清零”的方针政策是目前基于我国国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好选择。最后,周书记谈到,现阶段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我们要加强探索,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争取早日达到精准防控的最理想状态。同时,周书记也号召同学们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以及广大民众的努力下,我们能够再次创造不凡的中国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