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会客厅“如何看待拜登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未来走向”顺利开展-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时政会客厅“如何看待拜登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未来走向”顺利开展

2021年10月19日 18:28 师范学院学工办 点击:[]



1015日,浙江海洋大学时政社第五十期时政会客厅“如何看待拜登上台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未来走向”在文理楼418顺利举行,浙江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克非、师范学院学工主任傅林静以及30余名同学出席参加了本次讨论活动。本次讨论会由B20历史班卢秦兴主持。

近来,中美互动趋于频繁,从3月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会晤上的暗潮涌动到10月中美苏黎世会晤,美方的姿态从步步紧逼到看似诚意满满,美国的举动究竟是真的想与中国达成友好关系还是为了今后挑起更多争端的“障眼法”?对此,到场的师生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来自B18历史班的李茄威同学认为,“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惯用的外交手段,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从不强调单纯的合作或对抗,而始终处于一种对抗与合作的波浪上升的态势。鉴于美强中弱的现状,李茄威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仍然取决于美方的态度,而美国的态度则取决于中国自身国力发展程度。蒋晨阳同学则认为根据美国长期干涉别国内政,肆意在他国驻军霸权主义行为,中美双方的斗争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对于美强中弱的看法,我们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中美对峙优势究竟掌握在哪一方要看未来而不能在现如今妄下定论。

随后,来自A21行政班的谢欣楠谈道,美国因为疫情危机跌入滥发钞票的刺激经济模式,这不仅暴露了美国体制的根本性弱点,也削弱了其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中国的遏制展现出疲态因此,美方不得不缓和中国的关系但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反华言论甚嚣尘上,拜登政府能做出的缓和关系的调整是有限的。面对美国强大的舆情引导能力和公知群体在网络上的抹黑与双标行为时,我们要保持理性思维,把努力发展好自身放在优先地位。同样,来自B18历史的屠泽豪同学认为美方的友好举动只是缓兵之计,仅仅是为了今后再次挑起中美争端的缓冲,我们要时刻警惕,保持谨慎的态度,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未来,中国需要依靠更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才能在中美问题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

  田家豪同学认为中美矛盾的冲突点在于台湾,能否解决好台湾问题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转折点艾甘霖同学则从中美外交的历史切入,提出在中美关系不对等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双方的矛盾冲突道阻且长;高舒涵等同学则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中美双方认知差异等角度指出中美双方的结构性矛盾在于中国的崛起使得美国感受到威胁,如果两国能在思想文化上进行更深的交流,美国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那么这对于缓解美国目前的焦虑,使得两国在未来达成长期友好交流也并非不可设想。

讨论会临近尾声,周克非书记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对于中美关系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周书记总结道,尽管目前中美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美方态度有所松动但仍然强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经历疫情危机后的美国经济虽然有复苏但远未达到预期,国内经济压力大;第二,近日美国财政问题吃紧,陷入债务窘境;第三,疫情、阿富汗等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引起了国内民众对拜登政府的不满。而对中国来说,处于弱势并不代表不可以斗争,对于很多同学美强中弱的担心,周书记鼓励道:中国共产党有着非常丰富的以弱胜强的历史经验,如何与美国斗争,我们要讲究策略,统一战线,既合作又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积累的斗争经验的三大法宝之一。因此,我们要充满信心,致力于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不犯颠覆性错误,那么未来,胜利必将是属于中国的。


经过本次讨论会上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同学们对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也深刻认识到我们要保持理性思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分析问题。同时,在中国领导高度重视的条件下,我们也应当有充分的信心,两国未来关系的走向一定会以最妥善的方式得以处理与解决。





上一条:师范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第二讲顺利举行     下一条:喜讯!师范学院在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斩获佳绩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