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9月23日下午,时政会客厅——“双减”政策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活动于文理楼418顺利开展。
浙江海洋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克非应邀出席,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虹,学工办主任傅林静,辅导员张军以及4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由B18历史班蒋晨阳主持。

活动伊始,主持人蒋晨阳简要介绍了“双减”政策内容及出台背景,并由教育“内卷”问题切入,引导同学们对“双减”政策与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展开讨论。李茄威同学首先发言,他从家长、老师和网友三个方面来探究近来“双减”被热议的原因,他参照韩国的政策实施经验推测我国双减政策虽来势汹汹,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高舒涵同学则指出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跟我国的状况有本质区别。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中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的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能力把教育公平从资本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屠泽豪同学则推出狼羊之说,他认为教育的问题要从下往上看,从学生视角看,中高考制度不改变,双减政策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此外,他还提到想要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课后服务质量,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缓解教师的经济压力,解决教师实际生活的困难,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两位专升本的同学则从自身角度出发,谈到当前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偏见以及就业前景,很多同学选择专升本,考取本科专业。她们认为在职校的学习确实能很大程度上提升职业技能,所以在未来应该更多地提倡整个社会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






活动临近尾声,周老师对于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以及思维的活跃表示了肯定,同时针对这次的活动主题提出几个问题带领大家去更深入思考“双减”及其内涵。
首先,教育是什么?周老师启发同学们去思考教育是否还有更本质的意义所在,如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促进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等等。周老师从工人的视角出发,点出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给予个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肯定了适当的游戏对人的能力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仅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还有其他诸如促进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功能。
第三,什么是成功?周老师根据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给同学们举例,让同学们去具体思考什么是成功,指出成功的目标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
最后,周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对中国的改革保持信心,点出中国改革如同中医一般是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发展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深受鼓舞,反响热烈,极大地增强了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信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青年要肩负起民族重担,在改革中奋发有为,勇立时代潮头的远大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