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寻迹
7月6日凌晨四点的海岛城市,天空密布着厚厚的云层,人们还在酣睡。却有这样一群人,结束了梦乡,抑制住疲惫,裹挟着困意匆匆出门,迎着清晨还不太潮湿粘腻的空气,赶往嵊泗县汽车站。在工作人员上班前三个多小时、趁买票大军还未到来之际,在售票窗口前抢占一个较为靠前的位置,好买到本日嵊泗开往其他小岛的船票----这群人包括本地居民、本地兜售船票的黄牛、各地的游客,当然,也有我们的调研团队员。
七点半船票开售,熬过了眼前的排队大军到售票员之间望穿秋水的距离,调研团队员终于如愿购得前往枸杞的船票。稍事休整后,调研团队踏上了前往枸杞岛的船。
到达枸杞岛,调研团队乘坐当地的居民巴士,沿着盘旋的岛上坡路去往位于大王村的歇脚处。岛上民宿居多,随处可以见到以渔网、渔民画、废弃的船锚装饰的海岛风格民宿。枸杞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因而岛上道路坡度都较大,建筑物也依照地形高低错落,繁而不乱。
7月7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枸杞乡人民政府,在这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由宣传部门负责。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枸杞乡人民政府则是依照县级政府下发的指标,定期安排人员对枸杞乡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检查、汇报结果。对于本乡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没有采取过多的关注以及生活上的保障。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对周围居民的采访,发现群众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多,甚至于一无所知。在这样一种基层不重视、群众不了解的环境下,枸杞乡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推广可谓长路漫漫。
枸杞乡作为舟山市旅游热点地区,已然以海洋特色为其鲜明的标签,向世人展示着它海上仙山的风姿。而零星散落在民间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急需被挖掘保护、推广传承。枸杞乡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如今面临着政府支持弱、基层积极性缺乏以及脱离群众的 现状。发掘、整理并保护现存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多方协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