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6
日
晚
6
点,人文学院在定海校区教学楼
134
举行了主题为“中日饮食民俗比较”的讲座,主讲人于洋老师凭借丰厚的历史知识以及日本留学的经历,向大家展示了中日美食的无限魅力。
讲座伊始,
于洋
老师向大家阐述了三个内容:饮食民俗的概念与范围、就地取材的食俗与民间饮食食俗与语言。
在了解饮食民俗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她介绍了汉族饮食民俗。作为人数最多的汉民族,它在饮食形式上呈现出丰富华美的特点;寓意深厚,形象和谐统一,体现实用至上的原则;中和之美,色、香、味、形、声、感和谐统一。汉族人民分布广,由此产生了“十大菜系”,粤菜、川菜、浙菜、苏菜等,无不展示了炎黄子孙对于美食的向往与美好体验。少数民族的菜色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坨坨肉、转转酒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增强了讲座的欢乐氛围。中国传统节日饮食习俗也很是讲究,立春要吃春盘、春卷,清明要吃青团,端午吃粽子、五黄等。中国的饮食民俗经久不息,一代一代传承为子孙留下美食盛宴。
日本饮食民俗较为讲究,主要以稻米为主。寿司、拉面、清酒都是常见的食物。临海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彻底的食鱼民族。在食物的制作上,他们遵循“其美味不能超越原材料滋味”的原则;在餐具上,他们喜好清雅的漆具、瓷具;在摆盘上他们要求极高,力求完美。另外,日本讲究就餐礼仪与料理礼数,对美食非常尊重。
于洋
老师的演讲精彩生动,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享受美食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更是一种精神愉悦;享受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体验,更是一种文化感受。人文学院每期
通过
博士论坛的形式,丰富在定海校区大一同学的课余生活,活跃学院的文化氛围,为人文学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侯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