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博士走进首期人文会客厅 与青年畅谈信仰与人生-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青年博士走进首期人文会客厅 与青年畅谈信仰与人生

2013年05月14日 00:00  点击:[]



  5月10日晚上,人文学院在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办了“浙江海洋学院第四届书香海院之书香论坛“信仰与人生”暨首期“优雅人文”会客厅读书沙龙活动”,此次活动主要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展开,希望通过激烈的讨论不断地深化同学们对“信仰与人生”关系的认识。人文学院余全介老师、韩翔老师及华海坤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此次人文会客厅读书沙龙活动,会议由人文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李彬彬主持,人文学院及其他学院学子都积极地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此次人文会客厅读书沙龙活动中,分团委副书记李彬彬同学首先代表学院对到场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希望所有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各抒己见,展现自我的风采,同时他也针对“信仰与人生”这一概念做了简单的解释,使同学们有了更好地认识。

接着,人文学院余全介老师就信仰的含义,结合自身的生活体会,向在场的同学进行说明。他认为“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信仰”,单纯的认知、情感、意志、都不可能成为一种信仰,而信仰是所有美好精神的结合体。同时余老师也指出信仰是伴随着感情上比较强烈情感而产生的,它是可以指导人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不断前进的一种无形推动力。

然后韩翔老师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历史文化背景,进一步深化信仰的概念,他指出信仰是一个不断认识深入的过程又与自身成才体验相关的过程,对于信仰,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信仰都会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不断深入的。同时韩老师也结合社会学知识,对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人类对社会本质认识的一种探索,对自身存在也发展的一种思考,宗教信仰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有利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针对余老师、韩老师的介绍,华海坤老师以一种独特的观点阐述自己想法。他认为对于信仰到底是什么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是太重要,只要人们知道自己当下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并开始尝试地去思考信仰与自己人生的关系,这样的行为就已经足够了。信仰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摸索中形成的,人在一开始很多可能都是没有信仰的,而他们在不断学习、认识、思考人生中,慢慢开始了解了世界,明确自身的认识目标,这样日积月累才形成了自己的信仰。同时华老师也强调信仰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人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信仰,我们只要明确人生方向,不断地从实践中形成信仰。

   在老师们的讲解下,同学们也有着自己对“信仰与人生”关系的认识。在场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表现自己的想法,使讨论更加热烈化、深入化。针对“信仰与目标如何区别”、“信仰有无大小之分”、“老师是否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信仰”、“信仰产生后是不是不会改变”等问题,同学们和老师激烈讨论,使对信仰的认识更加的深入化和清晰化。同学们在讨论中也不断地明确自己的信仰,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进一步地认识。

 



上一条:毕业思源 感恩思进——人文学院召开毕业生党员恳谈会     下一条:第八届“知教杯”师范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