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人文学院秉承传统,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13届新生班级中举行“反思三问”主题班会。旨在让新生回顾一学期的大学生活,充分认识、反思“今天,你为什么来上大学?”、“你打算怎样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准备干什么?”这三个问题,以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涯,明确目标,砥砺前行,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学院党总支书记许金权,学工办主任许烽、辅导员傅林静和各班班主任参加会议并作了点评。
起飞在此刻
2月27日晚六点,人文学院B13中文1班新学期首次主题班会于公共教学楼310教室召开。
班会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班主任华海坤对于同学们寒假上交的总结感言引出班会,并提出本次班会的要求。接着,主持人让各位同学本着“吾日三省吾身”的原则,从自身出发,在纸上写下关于第一学期以及寒假的反思。随后,根据各自的反思继续写下新学期的新方向。大家积极踊跃,落字之声,声不暂歇。
停笔片刻,主持人谈起过好大学的几个因素,诚信正直、积极主动、榜样学习、沟通表达、团体精神,当然也少不了要珍惜剩下的校园生活。在感性与思考中,思绪却跳入了互动环节。主持人将纸张分发给在场的每位参与者,写下各自想提出的问题,最后进行交换回答。每位同学都很活跃,在场的各位老师也不例外,大家相互配合,教师充满了欢声笑语!班主任华海坤总结发言,劝勉全班同学路若想走直,方向必将留下!
最许金权书记对同学们的提出了三点美好祝愿:第一,反思及其重要,每日三省都不算多;第二,学习方法需到位,改掉过去的坏习惯;第三,大学生活要充实,别让未来充满悔恨。
通过此次班会,同学们总结了过去,明确新方向,对未来充满干劲。
充实于当下
3月5日下午三点, B13历史班于教学楼424召开了“反思三问”主题班会。
首先由班长尚佳乐同学代表全体班委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针对级班上学期各方面综合表现进行了分析。同时他也强调了纪律问题与一个大学生应尽义务和应有素质问题,并指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接着由团支书竹柯尔同学代表班级团委发表讲话。她抓住了一些细微的问题并将其和反思主题相联系,其次针对同学之间的相处模式提出了一些指导和要求。
学习委员吴加琦同学认真分析了上学期全班同学的成绩,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各项比赛,放轻松的应对各项考试并努力争取奖学金。作为上学期佼佼者之一的孙洲旖同学代表优秀学生分子在第二项议程中发表讲话,和同学们分享了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和迷惘,成功与喜悦。
最后一项议程是自由讨论。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对于“三问”的看法,妙趣横生,欢声笑语不断。
万象为宾客
3月5日B13中文2班举行了“万象为宾客”主题班会。班会在诗歌《梦想·现实》的朗诵声中开幕。
首先,班会摘引蔡元培、冯友兰、李开复等名家大师对大学的观点,再由小组合作讨论了“三问”,并回答对这三问的思考和认识。随后,班长总结发言并介绍、分析了上一学期的班级情况。
同学们表示,大一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普遍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未来生活以及就业规划比较迷茫,清楚的认知“你为什么来上大学?”“你打算怎样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准备干什么?”这三个问题,对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许书记表示,新学期的首次班会,让大家对上学期的得与失有了更好的反思,有利于大家更好地谋划未来。
最后,班会在全班同学合唱的《我相信》歌声中结束。
圆梦正当时
3月4日,A13中文班召开了“圆梦正当时“主题班会。学院党总支书记许金权、辅导员傅林静莅临参加并发表讲话。
班会伊始,班主任董学武老师谈起了自己在18岁的时候对于大学与未来的种种期待,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大学宝贵时光。随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班会以3个游戏为楔子,让同学们尽情参与其中,纷纷畅谈对”大学三问“自己的看法。
班长沈峰民同学认为,“反思三问”主题班会选择在第二学期开始的时候召开,时机极好,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进行总结,在大一的时候能够开到一个好头,应该作为传统延续下去,在这次班会上,通过交流分享我们都在别人的经历中结合自身情况有所裨益。
赵霞同学则表示,经过这次班会,自己的目标更清晰了,这学期也有事情做了。看着大家踌躇满志的样子,自己也要努力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会议期间,班委汇报了2013~201大一第一学期的班级情况,讨论了14年春游计划,请出班级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徐鸣飞同学,校十佳冠军蒋倩倩同学和班级公认的诗人汪裕景同学就自己所长之处分享了在大一第一学期的经历与感想。在最后,许书记发表讲话,对同学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呼吁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三问
本次班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幕。
“想了才有可能”,没有梦想达不到目标,大学是展现青春姿态,实现青春梦想的关键四年。古人讲“三省吾身”,反思其实是一种自我检查,自我反馈,更是一种成长。让我们在实现青春梦想的路上砥砺前行吧!
(通讯员:B11中文2 戴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