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学院学风建设。
一、寻找“我身边的拼命女孩”
由人文学院学生会发起的寻找“我身边的拼命女孩”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女生多是人文学院最大的特色,据悉,此活动旨在寻找那些个捧着书本可以在图书馆待上一下午的爱学习的女孩,挖掘那些个默默付出帮助他人的公益之星,寻找到那些个坚强独立的创业榜样,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拼命女孩。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不张扬,不虚饰,朝气蓬勃,努力拼搏,与人为善。在学习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关照和处理好生活中的小事。当我们对学习厌倦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会想到在校园的某个教室、校园外的某个场所总有那些拼命女孩在努力着,奋斗着。”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许烽说,“这就是我们需要寻找的女生中的正能量,也是值得我们从她们身上学习的对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育和养成”。
二、尝试“无手机课堂”
当手机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深。大学生群体更是人手一机,“手机依赖症”成为这一群体的集体症候,刷微博、发微信、玩游戏……终日手不离机,甚至在上课时也不例外,这种现象让老师担忧。为让大学课堂回归纯净,人文学院试点“无手机课堂”,向全院师生发出了“无手机日”倡议书,倡议大家从“无手机课堂”做起,“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世界,低下头倾听书本的声音”,让良好的学风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学院首先在个别班级进行了课堂试点,通过班长课前敦促同学上交手机的方式,让同学们上课时远离手机,效果明显。
三、开设“咬文嚼字”学习平台
人文学院还利用微信平台,每天推出“咬文嚼字”、“汉子人生”学习平台,既有故事,又有知识点,让大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现在已有500左右的学生加入了“活力人文抱抱团”微信公众平台。
四、响起“朗朗读书声”
此外,人文学院提倡专业教师在上课前5分钟,带领大家诵读美文或唐诗宋词,培育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加深对文学的热爱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