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至6月初,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组织汉语言文学(师范)、小学教育、历史学(师范)三个专业的2023级、2024级学子,分批深入舟山市多所优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见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促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锤炼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为培养新时代卓越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沉浸课堂:感知教学智慧,锤炼专业技能
师范生们深入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课堂核心,零距离汲取教学智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分赴南海实验小学、舟山小学等小学。他们系统观摩语文、数学、英语等多元课程,亲身体验小学课堂的生动氛围与组织管理。部分同学在指导教师的鼓励下初上讲台,尝试片段教学与自习管理,迈出了从“学”到“教”的关键一步。“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上,那份紧张与随之而来的、被孩子们回应的巨大成就感,让我对‘教师’二字的分量有了前所未有的真切感受。”一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次宝贵的体验,成为他们坚定职业信念的重要催化剂。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走进白泉初级中学、定海区第三中学等中学开展语文教学实践。他们深入课堂,沉浸式观摩富有特色的语文教学,感受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深度参与语文教研全过程,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环节,实现了理论认知与实践感悟的交融共振。“参与语文组的集体备课,资深老师们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和对问题链设计的精巧构思,让我大开眼界,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实战智慧的重要性。”这种深度参与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与教研能力。

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分赴定海二中与定海六中等中学。他们沉浸于历史与道法课堂,系统学习资深教师如何巧妙运用时间轴、历史地图、情景模拟等手段活化历史知识,通过深挖人物细节、引导多视角分析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他们用心体悟教师如何在规则约束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平衡,学习价值观引领的艺术。“老师引导学生代入历史人物,让同学们热情高涨,这让我深刻领悟到,好的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在参与和思辨中理解过去。”这些生动的课堂实践,为他们未来的教学提供了宝贵范本。
实践浸润:体验教育生态,提升综合素养
见习活动远不止于课堂观摩,更延伸至广阔的校园生活场域,让同学们得以全方位、沉浸式地感知真实教育生态的丰富维度与精微之处。
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开展了深入的“走近班主任”访谈活动。他们分组与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深度交流,聚焦班级精细化管理策略、高效家校沟通的方法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等核心议题。访谈中,一线教师们倾囊相授,分享了大量宝贵的“实战锦囊”。一位参与访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深受触动:“班主任老师处理低年级孩子冲突的方法让我印象深刻——引导双方说出感受,换位思考,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另一位同学则对家校沟通有了全新理解:“老师强调家校沟通重在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有效的沟通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这些来自教育最前沿的真知灼见,让未来小学教师们对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此外,同学们还积极融入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在实践中学习组织协调与沟通技巧,体验课堂之外的教育管理艺术。

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学子们将观察视角聚焦于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师生沟通创新。他们深入探讨资深教师如何将“规则-引导-奖惩”等策略融会贯通,并特别关注了如“班级匿名心声信箱”等创新渠道的价值,认识到创造安全、信任的班级环境对学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将作业批改视为解读“学生思维密码”和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窗口,提升了从学生反馈中优化教学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则通过深度参与中学的日常活动与特色课程,沉浸式感受学校“尊重差异、挖掘潜能”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在白泉初级中学,学子们不仅聆听了丁校长“观学生、议学生,让课堂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箴言,更在升旗仪式上亲眼见证学校对各类体艺特长生的公开表彰,切身体会到“全方位挖掘学生潜能”的承诺如何落地生根。同时,学校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与社团活动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建立自信的广阔舞台。这些鲜活的见习经历,让师范生们对“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育人力量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反思成长:深化职业认知,明晰未来方向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成长的“关键一课”,更是师范学院落实“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从小学课堂的多元活力到中学课堂的纵深探索,师范生们在真实的教育沃土中观察、体验、实践、反思,丈量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了向更具专业自觉和实践智慧的未来教育者的坚实跨越。

见习有效弥合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鸿沟,让书本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得到检验、反思和内化。实践也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提升空间。部分同学反思了面对课堂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将史料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效率、以及课堂整体驾驭的熟练度等不足。同时,对集体备课的优化、教案设计的精进、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等关键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学子们还结合自身体验,提出了优化见习时间安排等建设性意见,展现了主动思考与参与改进的积极态度。
未来,师范学院将持续拓展与优质中小学的深度合作,构建更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师范生的教学核心技能与综合育人能力,助力其在“知行合一”中涵养教育情怀,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