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史诗的写法——以《钢的城》为例”讲座顺利举办-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工业史诗的写法——以《钢的城》为例”讲座顺利举办

2025年04月10日 23:11 胡沈洁 陈晓娇 点击:[]



2025年4月10日晚18:00——20:30,由浙江海洋大学观澜悦读会和揽月湖杂志社主办的“工业史诗的写法——以《钢的城》为例”专题讲座在浙江海洋大学文理楼418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特邀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林凌作为主讲人,中文系主任周驰觐为本次讲座主持人和与谈人,并邀请中文系延光锡、刘雅芳、吴明宗、胡子沛老师等作为参会嘉宾,讲座吸引了诸多学生主动参与。

讲座主讲人林凌老师探讨了工业史诗的几种写法;对《钢的城》做了完整的解读,三个主角,三种企业,三种不同的写法;《钢的城》最后留给我们,也是留给当代中国工业文学写作两个彼此相关的问题。一是,生产中的工人到底怎样写,或者要不要写?二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叙事,真的“寄托在工人阶级自己身上了”吗?除此之外,工业文学在当代文化构建中具有独特价值,它在书写中所要求的关于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组织,以及企业与政府、市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许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主持人周驰觐老师结合当代工业文学中的美学特征、对技术与管理的书写方式以及对工人生活表现的变化,回应了林凌老师指出的“工业史诗”问题。针对林老师提出的当代工业文化问题,周老师与在座的师生分享了舟山的特色工业文化,以及在当下的消费主义中对工业文化遗产的粗糙化处理,在“打卡”和“出片”后隐藏着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工业美学”,而如何正确认识工业文化以及如何正确打造工业“风景”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吴明宗老师提出农村题材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的书写难易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深入工业生活的困难性,林凌老师补充了另一原因在于农业在文学中的审美积累远超工业。延光锡老师则围绕马克思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和其演变补充了工业文学所具有的独特性。

此后,参与讲座的学生也围绕“书中底层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变化”“当今工业化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等问题向林老师提出疑问。对于这些提问,林凌老师表示,在新工业文明中劳动者价值认同的变化,以及大部分工业化生产生活都认识停留在抽象概念,这些都是造成普通工人“主人翁”意识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当下社会上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工业体系的支持。因此即使工业文学的书写存在种种困难,而好的工业小说的产出少于其他题材小说,但是我们依然有必要去继续创作和解读工业文学。

本次讲座是浙江海洋大学“书香海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多样的阅读理解方式,加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解读。而观澜悦读会以及揽月湖杂志社也将在未来继续举办更多相关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共筑优良的书香校园文化。



上一条:忆海洋文化历史 悟教育论述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Y24教育师生研学之路纪实     下一条:师范学院举办第十二届“浙江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备赛指导会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