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海洋意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师范学院举办第82期观澜大讲坛-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古代海洋意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师范学院举办第82期观澜大讲坛

2024年11月30日 23:17 詹燕妮 顾司奕 点击:[]



为追溯古代海洋意识,探寻海上丝路脉络,传承历史文化精髓,浙江海洋大学舟山锣鼓队不仅励志于传承舟山锣鼓的演奏,更致力于海洋文化的传播。古代海洋意识和海上丝绸之路大讲堂作为“寻找•聆听大海声音”的第二期活动,用更加大众方式、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对海洋文化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传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海洋文化,为我国海洋意识的培养与增强提供参考,一起寻找、聆听大海的声音!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于2024年11月30日晚,在定海校区活动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办了第82期观澜大讲坛《古代海洋意识与海上丝绸之路》。本期观澜大讲坛由舟山锣鼓队指导带队教师费凡担任主持人,特邀浙江省文学学会会员、浙江海洋大学社科联理事、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理事、浙江海洋大学中文系教授余全介作为主讲嘉宾。

余全介教授在开场引用了王阳明心学中的名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此阐明海洋意识与海洋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并强调海洋意识的重要性。他提出,“海洋意识的勃兴是走向海洋强国的先决条件”,并从国土、权益、战略、安全、开发、环境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意识的构成。余教授接着探讨了中国海洋意识的历史演变、当前的不足及其成因,并对未来如何提升我国海洋意识进行了深入讨论。他提出海洋意识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历史性、复杂性、全面性和开放性,旨在揭示中国海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轨迹,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海洋文化的认识。

在讲解中,余教授通过纵向比较海洋意识从农业时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的演变,以及横向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法国在海洋政策实施上的差异,肯定了中国海洋意识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为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余教授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峰论坛上的讲话表明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信心,并强调 “古代海洋意识与海上丝绸之路” 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启示。

海上寻古,丝路求真。本期观澜大讲坛不仅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学习氛围,对推动古代海洋文化及丝路历史的研究和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上一条:舟山市黄式三黄以周学术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二届一次理事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师范学院举行2025届毕业生考研冲刺慰问会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