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与舟山市档案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我校与舟山市档案馆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2024年07月27日 22:36 何青晏 点击:[]



大景1.jpg

7月26日上午,学校与舟山市档案馆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舟山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馆馆长任爱珍、副馆长胡光,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师范学院院长韩伟表主持,舟山市档案馆办公室、保管利用处、党史文献处、地方志工作处、宣传文化处的相关负责同志、市级史志专家,浙江海洋大学办公室和人文社科处的相关负责同志,师范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学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方晨与舟山市档案馆党组成员吴福贵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挂牌建立“舟山市史志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和“浙江海洋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实行共管共建、发挥校地优势,并在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协同推动档案史志资源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档案史志育人功能。随后,舟山市档案馆馆长任爱珍和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卢金树共同为“舟山市史志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浙江海洋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揭牌。

仪式上,胡光宣读了舟山市史志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及兼职研究员聘任文件,任爱珍和卢金树为中心主任程继红、史志专家赵利平、孙峰、孙和军、韩伟表、胡世文颁发聘书。按照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程继红和吴福贵代表双方签订了委托项目合作协议。

程继红代表中心作表态发言,他表示,中心将在学校和市档案馆史志办的领导下团结校地文史专家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打造校地文史工作者之家和青年文史工作者成长平台,认真落实学校和市档案馆史志办交给中心的各项研究任务,根据中心建设要求,确立发展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不断产出阶段性成果,助力打造舟山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发挥舟山市大史志的新时代作用。中心将切实围绕三项工程开展工作,一是“当家工程”,系统化整理和研究市级面上史料档案,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出家工程”,对市档案馆、其他县区和我校现存的尚待整理的重要文献进行有序整理,让“它们”早出家门,为实现文旅融合、打造舟山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文献支持,三是“回家工程”,借助“全球汉籍合并工程”的东风,让大量存于海外的舟山档案和其他历史文献早日回家。

任爱珍在致辞时指出,与浙江海洋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是推进舟山档案史志工作的要事,标志着校地合作交流的新的良好开端,浙江海洋大学作为省重点高校,业绩显著、享有盛誉,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舟山,聚焦舟山重大战略需求,推进产学一体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市档案馆史志研究室和浙海大校地合作推进档案史志工作,也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她希望双方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利用好此次签约的新契机,坚持务实合作、加强校地联系、拓宽合作领域,为档案史志工作者创造良好平台,共同探索档案史志工作和高校教学科研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卢金树对任爱珍馆长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我校积极参与舟山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校地双方充分发挥特色,坚持优势互补,校地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市档案馆与我校的合作共建为学校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供了又一精准方向,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理念,切实发挥学科人才平台一体化的资源优势,聚合校内外人才团队和有生力量,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充分融合,着力推动形成“胸怀海洋、立足舟山、放眼世界”的发展格局,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展”。



上一条:师范学院召开干部任免宣布大会     下一条:校院两级领导赴金塘岛看望慰问省级文化特派员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