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谈“三位一体”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教授谈“三位一体”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

2016年01月12日 09:16  点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导游:人文学院 胡世文 教授  

教授简介:胡世文,男,汉族,19751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人 文学院 教授, 文学 博士。主讲《古代汉语》、《训诂学》、《汉字学》、《语言学概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训诂、古典文献整理等。主持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先后承担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长江学术》、《云梦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浙江省语言学会会员、浙江省文学学会会员、浙 江省 博士(后)联谊会会员等。

 

第一部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浙江海洋学院最古老、底蕴最为深厚的长线专业之一。也是校重点专业,依托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海洋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重要影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以人之精神立身,以文之本领立业”之院训,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科研、学生等方面都有了特色鲜明的管理模式。本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特色优势鲜明,一直是浙江海洋学院的优势专业。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文化工作者。  

1、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字、文学基础,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决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2、具有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扎实的师范基本技能,能胜任中小学教学和研究。  

3、了解本专业各学科方向发展的历史,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素养。有良好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专业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博士10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省市人才培养人员3人。  

3.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且形成梯队,有文学社、诗社、海洋文化研究协会等社团5个,有“知教杯”师范技能大赛、中国传统文化节、“子衿杯”征文大赛等全校性大型学生活动,办有纯文学杂志《揽月湖》。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培养出杰出校友(浙江骄傲人物——刘凌云)等。  

4.办学条件  

现有“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一个,“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2个省级基地,建有海洋文化教学实验平台(实验室)一个,有“观音文化研究所”、“舟山市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统战文化研究所”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  

5. 师生已有育人成果  

最年轻入人大复印资料作者——蒋荣;  

浙江骄傲人物——刘凌云;  

80后新锐导演——吴琴;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陆依静;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008级中文;  

6.就业前景与方向  

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还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文秘、新闻传媒、培训师、企业文化师等工作。就业率每年均在95%以上。  

 

第二部分  教授谈汉语言文学专业  

Q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等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Q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特色课程?  

主要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核心课程,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海洋文化概论、海洋审美等是我校的特色课程。  

Q3: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汉语言文学具有包容中国文化的浓烈氛围和恢弘崇高的民族精神,融历史与现实、文学与语言于一炉,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最有价值的瑰宝。学生要加强基础学习,把握汉语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学的主流方向,重视经典阅读,奠定一定的国学基础,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和学风,练就攻读原典的基本功,提升人文素养。  

Q4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与哲学、史学等专业相比,文学重于情感而易失于杂繁。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涉猎的广泛,会对汉语言文学知识产生漫无边际之感,难以抓住重点而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学生要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抓住主流,重视前沿。同时也要自觉拒绝空泛化和浅俗化,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操。  

Q5:社会上是否有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误区?          

其认识误区主要有: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了没什么用处,其实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就在于“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作家的,其实作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求学经历并不是一回事,有些作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有些则不是。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出路较窄,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面是最为宽广的,凡是需要中文的地方都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者。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这个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社会生活中,凡是需要中文的地方都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可以增强概括、总结能力,可以更好地与人说话、交流,更好地表达情感,更好地领略文学艺术之美。  

Q7汉语言专业有哪些优秀校友?  

最年轻入人大复印资料作者——蒋荣;  

浙江骄傲人物——刘凌云;  

80后新锐导演——吴琴;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陆依静;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008级中文;  

Q8汉语言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浙江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全国海洋文化创意大赛,挑战杯等。  

第三部分   学生眼中的汉语言文学专  

似乎穿越了时光的长河,微雨之后,花事正好,同历代文学来了一场文雅的邂逅。先秦两汉,泱泱大赋,气势浩荡;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世里养出了建安风骨;隋唐五代,富贵气象,诗句里溢三分惊才绝艳;宋分南北,词分两派,婉约与豪放一道奔流而去;至于元明清,杂剧戏曲,笔记小说,鬼怪故事,道尽了人生悲欢。而我浅陋如此,只窥一斑,已受益良多。  

                                                         ——大三学生     王俊男  

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因为喜欢阅读。阅读能领我去另一个世界,那里有他人的喜怒哀乐,却又能让自己真实地感受到。                  

     ——大二学生     唐钱峰  

 

我们一直在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但很多并不清楚它真的内涵是什么,有很多人说不用那么纠结,但还是想要去探究,那么多年的沉淀下来的到底有些什么。在你尝过清泉的甘甜时,你还会不会去追寻它的源头?或者说,当你在远处赞叹某处树的风景时,是不是会走近去看看它的枝干和根?我想我选择汉语言,是因为喜爱,也想去看看中文到底是什么样的事务。老师的解说,书本的选读,自己的思考,和这边的风一样不停息。  

                                                        ——大一学生     周钰  

 

 

 

 

 

 

 

 

 

 

 

 



上一条:教授谈“三位一体”招生专业(历史学)     下一条:2015年我校参与的各类现场招生咨询会一览表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