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宣传舟山非遗文化,激发同学们学习非遗文化的兴趣,2023年12月10日下午,浙青年爱学习非遗文化《流光溢彩的舟山贝雕螺钿》活动在城东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舟山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潘瀚涛老师主讲,来自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参与本次活动。

潘老师在活动中提到,贝雕螺钿兴起于汉朝,最初仅用于装饰,唐后有了螺钿之名,在明代达到发展的高峰。在19世纪后期,舟山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优势,推动了贝雕螺钿的蓬勃发展,也造就了第一个知名的手工艺人魏玉友,代表作《三大士》。然而,由于其它工艺形式的冲击以及自身技艺落后,贝雕螺钿在20世纪80年代后衰落,直至21世纪初被列为非遗后才得以进一步传承发展。此外,潘老师重点围绕贝雕和螺钿镶嵌制作工艺这两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对于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的偏重点,联系与区别等进行了具体讲解,并介绍了贝雕螺钿的代表传承人夏雨缀老师和其它传承人、传承基地。


活动的最后,潘老师和在场观众进行互动,并将非遗书籍《海贝臻艺》送给大家。通过本次活动,师范学院的学子们对舟山非遗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表示将尽自己所能推广好、传承好非遗文化,为弘扬中国非遗文化做出个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