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上六时,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交流会在定海校区活动中心二楼顺利举行。实践团队主要成员黄珂鑫、张智慧、包张凯等八名同学做了分享与交流,学院17级全体新生参加。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分享的形式与大一新生分享交流暑期社会实践经验,让同学们对暑期社会实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分享会上,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黄珂鑫给大一新生简要介绍了暑期实践活动的类型和形式。黄珂鑫强调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舟山海岛特色,结合学院学生专业优势,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此外,暑期社会实践队员轮流分享了社会实践的经验与体会。包张凯从暑期社会实践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表示,要提前准备,充分准备,按计划实施,做到灵活应变,注重事后总结,在经验教训中提升自我。李敏同学则分享了自己的支教经历,指出支教不仅能够让同学们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还可以培养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在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经验的分享更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本次分享交流让同学们对暑期实践活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据悉,今年暑期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共组织11支团队、200余名学生下基层、进渔村、进中小学开展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舟山海洋特色以及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围绕“海洋文化”“海洋意识普及”“海岛支教帮扶”三大主题,自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相继被中国科学网、中国海洋报、中国教育在线、新华网等媒体转载报道,取得了社会实践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