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4日
18:30,人文学院第十一届传统文化节闭幕式暨辩论表演赛在定海校区活动中心顺利举行。人文学院“争鸣”辩论队与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行知”辩论队以 “表情替代文字到底是聊天能力的进步还是退步”为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表演赛。
人文学院“争鸣”辩论队认为“表情替代文字是聊天能力的进步”,而“行知”辩论队则持相反观点。此次辩论表演赛不同于以往立论、质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流程,采取两队一对一分组对抗,由观众投票决定双方胜负。两方第一组辩论由“争鸣”队包露霞与“行知”队袁柯达进行一对一对抗,两位辩手各执一论,实力不相上下,第二组辩论由“争鸣”队徐文涵与“行知”队刘仁健进行对辩,刘仁健认为“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坚持用语言传递我们的感受,而不是用表情替代。”他的辩词赢得了在场大多数观众的认同与赞赏。在随后的第三组、第四组辩论中,每位辩手也都围绕着观点发表精彩言论。四轮的分组对抗为观众呈现了辩手们各自独到的论点,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此次辩论表演赛不同于往常观众只是坐在台下观看的模式,每组辩论的胜负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特别的参与模式使得观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辩论表演赛的活动中。最后,人文学院“争鸣”队在团队PK战中以3票的优势取得胜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辩论赛举办的意义不在于胜负与否,而是两队辩友发挥了各自的语言表达才能,展现了各自的睿智与机敏,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而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辩题对表情符号与文字的探索增强了同学们对汉字文化的了解,丰富了传统文化节的内容,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侯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