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6
日
14:00,人文学院在文理楼四楼阳台举行了一场以友善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沙龙。
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人,减少争执也是友善的一种表现。沙龙以一个飞行员因为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的故事为开场,善良的飞行员善解人意,选择继续信任维修工,此后他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由此,同学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有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中国是礼仪之邦,本来帮助他人就是合乎礼仪的事情,现如今“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种简单的这个问题竟可以引起社会的争议,这种问题影射着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友善的缺失。同学们针对这个社会问题也进行了激烈讨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这一品质的理解也越发深化。
此次沙龙通过不同社会案件的引入,直面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驴友就是利用同行驴友的友好之心来行骗,友善被利用让人心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再比如友善的对象也不仅局限在人,还有环境,日趋恶化的环境也需要我们对以报以善意等等。在一个个社会矛盾面前,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断深化对于友善的感悟。
友善很简单,也很难。对人微笑简单,每天以笑待人就难。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在平时的社会中践行友善。据悉,这是人文学院第三次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沙龙,相信同学们在一次次的沙龙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了解。
黄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