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与舟山研究——师范学院举办第76期观澜大讲坛-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海洋史与舟山研究——师范学院举办第76期观澜大讲坛

2024年06月12日 14:09 王亦轩 点击:[]



6月12日晚,师范学院“观澜大讲坛”2024年第十六期(总第七十六期)在定海校区教学楼370智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主讲嘉宾为浙江师范大学的冯定雄教授,主题为“海洋史与舟山研究”。讲座由武锋老师主持,学院韩伟表院长全程参与,高岩、楼正豪、毛久燕、周驰觐等教师出席,舟山博物馆相关研究人员、二十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武老师介绍了冯教授,他提到冯教授虽然是世界史专业出身,但是做了很多有关中国史的研究,尤其是舟山史。在舟山通史的研究领域,冯教授和他的著作《古代舟山群岛海洋史研究》是该领域的一大突破。

冯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研究缘起与进程、主要创新点、心得与体会。

他首先讲述了自己与海洋史的渊源:2012年在机缘巧合下,冯教授遇见了舟山籍教授许明龙先生。他给予了大量手抄资料,希望冯教授写一本舟山史。在最初研究的时候,因为没有做过类似的经历,缺乏明确的方向,只是慢慢收集材料。这个时期,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的程继红教授给予了大量支持。冯教授在研究中逐渐发现,地方史应先从通史入手,通史应从方志入手。冯教授指出,舟山的海洋性特征很明显,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上。冯教授笔耕不辍,经过十年努力,形成了舟山史的书稿。冯教授认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虽然是舟山,但又超出舟山,而是以舟山作为切入点观察海洋史,从世界史范围来看待舟山。

冯教授认为,自己的创新点有三点:1.“边缘”与“前沿”的视角;2.东西方历史分野的眼光;3.其他一些新认识。“边缘”与“前沿”中,他为舟山群岛历史上的的海疆地位做了分段:宋代以前,是从客观边缘到主观边缘;宋元时期,是从主动边缘到主动前沿;明清时期,是从主动边缘到被动前沿。东西方历史的分野中,冯教授认为,双屿港的中外交往中,反映了那个时代先进的生产方式。而站在明朝官方视角去观察双屿港的历史沿革,其实也只是处理国家内政,无可指摘。但很少有研究者意识到,东西方的历史发展发生了方向的分化。在其他认识中,冯教授谈论了自己对于徐偃王、汤和、传教士、鸦片战争与舟山的一些学术看法。冯教授在分享学术观点的期间,带领大家梳理了舟山的历史,以幽默的口吻分享了很多学术研究期间发生的曲折与趣事,教室内充满了愉快的空气。他着重强调,做学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认识可能有争议,甚至被学界反对,但是不要因此灰心,文科只有合理与更合理的区别。

学术的心得与体会中,冯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两个想法。一,学术研究需要时间沉淀,特别是文科。他引用黄侃的名言说,“五十岁前不著书”。虽然理念与现实有差距,但是也说明了学术需要厚积薄发;二,地方史研究大有作为。他认为地方史研究是另外一个视角,不同的视角就是不同的想法,对理解历史大有裨益。同时鼓励同学们梳理浙江海洋史相关的内容。

在答疑环节,老师和同学们畅所欲言,冯教授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讲座的最后,由武锋老师作结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近年来,学院积极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活跃校内学术气氛。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更多知名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分享,为同学们提供更多优质讲座与学术交流机会,拓展同学们的视野,助力同学们的学习。



上一条:师范学院开展2024届毕业生校友树认捐活动     下一条: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虹带队走访舟山市普陀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朱家尖初级中学


关闭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80-2550031/2550663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邮编:316000

  • 师范学院公众号

  • 揽月湖